目前智能家居市場碎片化的情況還是很嚴重,各式各樣的產業協會、通訊協議、廠商聯盟林立,在各方角力的狀況下無法提供給用戶一個自由選擇產品與服務的機會,而考慮到目前智能家居服務的碎片化以及提不出有吸引力的使用者情境應用,消費者端也因此采取了觀望態度。
從廠商這端來看,也正因為市場碎片化而導致無法有效整合智能家庭相關產品服務,提供有價值的跨廠商之用戶情境,造成整合成本過高也無法專心于優化產品與服務。
另一個問題則是產品破碎化,過去的平臺都是以單一產品為單位,產品通過平臺認證才能提供服務,但是這樣就產生了幾個問題:
1. 廠商必須針對不同平臺提供好幾套的模具與軟韌體,加上少量多樣的產業特色,墊高開發成本與庫存管理難度。
2. 物聯網服務的基礎單位已經從<單一產品>提升到<產品組合+云服務>,但大多數的平臺都以產品為基礎發展機制,產品與服務被硬生生地拆開,或者需要重新Porting服務,廠商疲于奔命在系統整合而不是精煉其服務。 因此,以<產品組合+云服務>為基礎單位的服務型開放平臺,橫向串聯跨廠商跨行業服務,才能解決目前智能家居碎片化的困境。
再加上智能家居目前還不是完全可以DIY自行安裝的服務,產品在吵雜的賣場與在線商店很難販賣,帶有3C形象與手機/網絡環境/介紹環境的電信門市,是販賣智能生活類產品最適合的通路,再加上消費者在購買后常常在安裝與使用過程中遭遇困難,且之后當越來越多服務與裝置進入家庭之后,不論在安裝與使用的咨詢服務會隨之而來,這都是大多數廠商無力負擔的。
因此,一直扮演行業中立與通路角色的電信商,擁有龐大用戶基礎與門市、客服中心、安裝、電信賬單代收代付等基礎服務系統,是最適合擔任平臺角色的服務供貨商。
而電信商也正因為語音話費的服務收入日漸降低,各電信商開始專注在各類增值服務的競賽,比如電子貨幣包、OTT、在線購物、商用物聯網平臺、以及智能家居服務,因此<讓廠商專注在產品與解決方案發展> + <電信商的整合與增值通路的服務>,才能有效解決目前市場碎片化以及服務沒有商業出海口的困境。
我們看到了一個接一個的物聯網相關協會的成立,但是并沒有解決<生意到底在哪里?>的問題,不是嗎?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