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無秩序的惡劣競爭、品牌無底線的價格觸底、用戶不理性的消費比價,市場很嚴重的供大于求……當下國內照明廠商真是艱難,但又該咋辦呢?誰知道明路在哪?”
當某照明品牌國內營銷總監看到一文,并將這一問題拋出的時候,筆者也隨之陷入沉思。
無疑,他所列舉的諸多現象業界真實存在,其更是LED照明市場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最為典型的幾大表現,并且由此也可解釋當下LED照明行業普遍存在的艱難:
比如,進入2019年,為什么聚作照明也好,簡美之光燈飾也好,一批照明燈飾企業應聲倒下?為什么沈陽也好,佛山也好,一批規模照明燈飾商家淘汰出局?
為什么近兩年殺入國內市場的新生品牌,幾乎鎩羽而歸,或是茍延殘喘?為什么外人看來風光無兩的大佬經銷商會發出“牙掉了往肚子里咽,苦只有自己知道”的仰天長嘆……
“存量市場”時代,敢問照明廠商明路在哪?誰能回答?我想,今天如果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講清楚這個問題,尤其是能夠帶領那些前期已做巨大投入,未來收益卻遙遙無期的照企走出泥沼,那么他一定是照企老板的“座上賓”,年薪分紅隨你談。
可惜,多數人、多數企業都只是“掙扎”而已……但這一切并不影響,我們今天在這里仍以開放的心態來探討“照明廠商明路在哪?”這一話題。
首先,改變不了環境,改變心態!如今大家口中的“存量市場”,并非僅局限于照明行業,房地產行業、陶瓷衛浴行業、地板行業等都面臨著市場嚴重供過于求的艱難。若論“市場寒冬”,你不是一個人在艱難,大家都一樣。
此外,行業的無序競爭、品牌的價格觸底、用戶的消費比價……是輕易能左右,能改變的嗎?改變,除非是到了一堆人(包括廠家,包括商家)都碰到頭破血流,生命堪憂的時候。
你的埋怨無益大環境改變,如此想明白,那就擺平心態、戒焦戒躁,或許看市場、看問題,又有另外一番見解。
其次,周全不到全部,周全局部!銷售業績難抵預期、停滯不前,甚至大步倒退,總是令人揪心!于是,人家做國內市場,我做國內市場;人家搞智能照明,我搞智能照明;人家做集成吊頂,我整集成吊頂;人家攻五金渠道,我攻五金渠道;人家整教育照明,我整教育照明……
弱弱問一句,人家品牌二十年,人家上市有資本,人家渠道萬萬千,你有什么?
“清晰的認知”在如今惡劣且危險的市場環境之下,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和人家比,尤其是中小型照明企業,要承認自己就是玩不轉。
任何一個細分產品、渠道領域或者是區域市場,能夠占據一席之地并受到市場肯定,那都是相當不易的。切勿盲目投入,周全不了全部,那就去周全局部,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再則,活好實屬不易,目標活久。曾聽聞一些營銷總監在那抱怨:老板太摳門,這不舍得投入,那不舍得投入,束縛手腳,企業難有發展。要我說,如果你是老板,十之八九,你也一樣。現在的市場環境,“活久”比“活好”更重要,說來悲觀,卻也現實。
產能過剩、供大于求,怎么辦?做好預算、控制投入,擴大需求、拓寬渠道,現在并不是慢慢培養市場的好時機,而是要去積極主動地激發市場需求。
當然,若是此時廠商能夠有一定“藍海戰略”,無論是產品、渠道,還是營銷模式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就更加分。但若沒有,不求轟轟烈烈,但求細水長流。
當然,回歸到現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哪有真正、明確、清晰的陽關大道,不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坐擁大資本的上市照企,沉淀數十年的資深照企業尚且一堆毛病于身,何況中小照企業?
明路在哪?唯在腳下!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