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花西子、完美日記等國貨美妝盛行,前不久完美日記的成功上市,讓化妝品產業吃了一顆定心丸,行業前景可期。但國內的化妝品市場仍然競爭激烈,因為進口的化妝品風頭強勁,分走了高端人群市場的一杯羹。今天就從進口化妝品的角度出發,看一看2021年的化妝品產品發展趨勢。
1
進口化妝品勁頭不可小覷
疫情沖擊的2020年,所有行業都遭遇暴擊,但是整個化妝品產業卻別有洞天。海關總署在12月發布了一份數據,顯示2020年1月-11月全國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進口量為41.9萬噸,同比增長5%,進口額達1271.8億元,同比大漲29.2%。
元旦過后,品觀APP發布了《2020化妝品進口備案數據及新品趨勢分析》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國家藥監局在2020年備案的產品數量總計有21750余件,跟2019年相比,增長了38.4%。
2020年2月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企業及監管機構無法按照正常流程開展相應工作,所以新品增幅放緩。但是,12月在國家藥監局備案的新品數量超過了3000件,創下了單月歷史新高。
有消息稱,這個結果也許是受到了新政策的影響,就是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這個條例對化妝品的原料、產品注冊、備案等內容,都有新的重大調整。按照這個勢頭,或許2021年的進口化妝品將風頭更甚,可以拭目以待。
2
日妝成進口主要來源地
報告顯示,2020年進口新品備案來源地有52個國家/地區。其中韓國、法國、日本、美國這4個國家的新品備案總數量占比超過了70%。韓國備案數據依舊亮眼,但增速放緩。反而是日本成了主角,日本新品備案數量有3346件,比2019年增長了95%。
同處于亞洲,中國、日本、韓國這3個國家的人膚質相近,相較于歐美,化妝品市場會更容易占領,所以日本的化妝品在國內受到消費者追捧也不足為奇。
但其實,在2019年之前,韓國才是中國最大的化妝品進口國,日本是在2019年第一季度追上來的,以占領中國進口化妝品25%以上的份額,取代了韓國的地位,成為了現在中國最大的化妝品進口國。除了化妝品,在洗護等多個細分品類,日本的產品也都位居前列。
在2020年11月15日,由15個成員國家組成的全球最大自貿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簽署,中國和日本就在其中。在這個協定的基礎上,中國和日本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對兩個國家的貿易自由來說,彼此都有利好。
3
香水備案數增長80%
在進口化妝品里,香水一直都是最引人矚目的明星品類。《2020化妝品進口備案數據及新品趨勢分析》報告說,2020年的香水(含古龍水)的新品備案數量同比增長了80%,同時很多國際美妝巨頭,都帶著旗下的小眾香水布局了中國市場。
比如LV史上第一款香水“逸時香水”在去年5月登陸了中國,雅詩蘭黛旗下的兩大奢華香氛品牌KILIAN(凱利安)和Editions de Parfums Frédéric Malle(馥馬爾香水出版社),去年6月在上海落戶線下實體店。
隨著產品的不斷細分,小眾沙龍香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風口。而從大香調來看,花香仍然是市場的主流選擇,緊隨其后的是木香、果香、混合香。
縱觀國內的化妝品市場格局,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各占一席之地。不同的是,國外品牌的種類多,從護膚品、化妝品、香水等全都有,而國內品牌的產品只有護膚品和化妝品,香水這品類還是一個小眾品類。
國內的電商賣家也有參與到香水的市場,但至今還沒有嶄露頭角的國產品牌,在國際香水紛紛進駐中國化妝品市場前,國內的香水品牌還處在成長階段,只能期待未來有后起之秀了。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