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居是典型的“無中生有”的行業,它帶有極強的消費者導向意識。消費者是生存和發展的指針,消費者是檢驗所有經營“真理”的標準。這就使其帶有很強烈的中國本土色彩以及行業典型特征。
具體來講,定制家居帶來了幾個重大的變化:
制造業的服務化
本來家具行業是屬于制造業,但定制家居的出現,讓家居行業的服務特色開始大大地加重,從上門的量尺到中間的設計,到與客戶反反復復地溝通,然后再到組織化的生產,生產的產品又是柔性化的,生產后再去配送,配送后還要安裝。成品家具則不一樣,消費者只要在商場選購完,企業可以直接送到家,基本不需要安裝。
目前,定制家居行業已經演變成服務型制造業,它把服務標準化、流程化,乃至信息化,把整個服務變成了現代的服務業。因此,定制家居既像現代家居制造業,又好像是現代服務業。現在,國家稱其為“服務型的制造業”,這是一個重大的革新。
定制的工業化
在此之前,定制家具,可能是幾千年就有了,定制西服大概是幾百年前就有了。這些行業都是通過手工打制的,屬于手工業。西方用現代工業打敗了手工業,也讓定制基本上消失。因為,整個手工業人均產出太低,人均時間占用太高,產量是有限的,導致沒辦法復制。
定制家居的出現讓定制開始工業化了。本來定制就是反工業化的,或者是后工業化時代的一種樣態,但是現在出現了定制的工業化,這是了不起的革命。如果沒有定制的工業化,定制行業很難發展起來的,而且很難擴大規模,也很難擁抱更廣泛的消費者。
其中,像定制家居企業尚品宅配,誕生之初就有個理念,要把少數人的定制變成大眾人的生活。事實上,這是很難辦到的。像家電企業、汽車企業,盡管發展了上百年,也還在做局部的定制、模塊化的定制,而定制家居確實是實現了全面定制的工業化。
家居一體化
定制家居對于家居一體化驅動是非常強烈的,因為其天生就具有的消費者視角:關注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關注家消費的場景。它們心中有一個基本理念,家庭場景中有需要的物品都盡力為消費者定制完成。
比如,消費者可能本來是需要購買衣柜的,又買了櫥柜;本來買櫥柜的,又買了書柜,而后又發現還需要鞋柜、電視柜。可以看出,定制家居天生具有家居一體化的整合能力。因為其拿到的是消費者一手的需求,所有產品能順理成章地賣出。因此,它自覺變成了家居一體化的核心推動者,從櫥柜到衣柜,從櫥、衣柜到全屋柜類,從全屋柜類開始延伸到大家居,從大家居延伸到整裝……定制家居具有不斷延伸、“侵略”擴張的能力,到現在定制家居成了“無家居不定制”,已經成為家居行業的執牛耳者、行業的領袖了。
產業數智化
產業數智化是其誕生之初的基因決定的。定制家居天生必須要擁抱信息化,但是隨著信息化的推進,就要開始推動數字化了;隨著數字化的推進,就要推動智能化。隨著時代的演進、基礎設施的完善、消費者要求的提高,必須要不斷升級信息化、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否則企業的成本和效率就適應不了競爭的要求。
早期,衣柜價格在七八千塊錢的可稱為高檔,現在,七八千塊則是中低檔。隨著指數的上升,產品的價格原地不動。就像麥當勞一樣,在中國是屬于中高端的品牌,現在變成低端的了。這就是技術升級帶來的規模效應。
因此,市場要求定制家居企業要不斷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來滿足人們個性化的要求。每一次的擴張整合都需要信息化的升級,比如櫥柜、衣柜是兩個不同的品類,各自有很多不同的特點,有人認為櫥柜比衣柜復雜,有人認為衣柜比櫥柜復雜。從衣柜到全屋柜類,也是一種升級。從全屋柜類到定制家居,大家居到整裝,更是如此。如何應對大規模個性化的復雜性?必須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如今,整裝為什么陷入低潮?根本原因是很多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還支撐不了銷售。定制家居具有典型的數智化增長的特征,沒有數智化,要運轉起來并發展壯大是不可能的。定制家居在擁抱數智化方面,在整個建材家居行業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
模式的未來化
“以消費者為中心”的C2B模式,本來是未來的、后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但是現在已經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而且大放異彩,形成獨具的定制家居產業現象,這是相當了不起的。這種模式能夠深得每一個消費者的心,既能提供專業的服務,又能夠滿足消費者高度的個性化需求,而且個性化的需求會越來越便宜,讓原本少數人的定制變成大多數人的生活,集體體現出行業的先進性。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