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櫥柜行業的輝煌時刻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在經濟新常態下,那些脫離了小型企業隊列,但距離那些著名櫥柜品牌大企業還有相當距離的中型企業,如今正面臨著進退兩難的處境。為了早日實現邁進大企業的行列,借勢彌補“東風”的缺口成了中型企業板上釘釘的既成事實。然而,迎難而上雖值得鼓勵的,但要切忌硬碰硬,免得元氣大傷,故采取“側翼戰”
或能成功。
采取“側翼戰”進攻市場
商場似戰場,既然綜合實力不足以與大企業相匹敵,互為競爭對手的兩者,特別是處于弱勢方的中型企業,直面市場,硬碰硬必然損失慘重;何不轉換思維,采取“側翼戰”進攻市場空白或薄弱區域,這無疑能更準更快達到目的。因為軟肋往往是最好的進攻地點。“側翼戰”即采取四兩撥千斤的戰略形式,尋找并搶占市場機會與時機,創造差異化路徑,避免直接對抗領先者,采取迂回戰術,搶占新的制高點。值得注意的是,一次好的側翼進攻是在無人競爭的地區展開,即某一行業每一品類的細分領域,一定要避免切入競爭激烈的紅海區。
中型企業可從三方面布局提升競爭力
一是針對產品品類的出奇布局。在櫥柜行業發展的多年歷程中,眾多企業蜂擁而起,上演一輪分食大潮,有競爭力的企業之間互相廝殺,瓜分掉市場上的顯性用戶,搶先布局全國市場,后來者想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沒有自己獨特的有力武器是很難突圍的。于是,對于有理想但實力還有所欠缺的企業而言,為了避免進入激蕩的紅海區,尋求市場的空白區進行深耕細作便顯得尤為重要,而走好這步棋的首要條件就是要選好棋子,即產品品類的優選。
二是在營銷打法上避開“戰場”。燒錢打廣告在去年一整年的營銷大戰中搶占了大眾的視角,這一現象在滴滴與快的、優步的大戰中有所印證,然而對處于上升期的中型企業而言,燒錢玩營銷無異于“自砍手腳”,稍不注意還可能導致多年的積累付諸東流。故,有選擇性地打廣告,借勢宣傳也能打出新天地。
三是在終端渠道上尋求新“玩法”。電商、整體家裝的發展都是對傳統渠道的沖擊與挑戰,以互聯網手段和整合資源來倒逼櫥柜行業步入新的發展軌道,是一種形式。先不論集成家裝在未來是否能為消費者接受,成為櫥柜企業的新出路,單單放眼當下市場,并沒有看到它出現夭折的現象,這便是希望。最重要的是,這是櫥柜企業在努力走出行業的“霧霾”,尋求自我的突破,這份勇氣與擔當本身就值得嘉獎。
中型櫥柜企業作為行業里的一個特殊存在體,它們沒有大企業的“財大氣粗”、資源充足,但也不似小企業那樣才剛剛起步,制度不完善。它們在行業里有一定的積累沉淀,但功力不夠深,雖有上升的意識與行動,但還缺一股“風”,采取“側翼戰”或是它們攻占市場,提升自我的最佳選擇。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