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家具品牌百花齊放,卻大同小異,這就是目前的大體情況,說白了就是同質化更加嚴重了。就像深圳家具展上款式雷同、軟裝相似也見怪不怪。更有甚者,行業大力倡導原創設計的今天,模仿抄襲的現象依然層出不窮,有企業表示,去年推出幾個系列的新中式產品,今年就在市場上看到部分同款家具。新中式家具遍地開花,但大同小異的確是行業的短板,除了企業自身存在人才不足、創新力不足的問題,設計機構也成為“眾矢之的”。
如今的設計公司百花齊放,‘批發’創意的做法確實存在。
目前市場上同一家設計公司為多家紅木家具企業設計家具的情況司空見慣,有人說這些設計換湯不換藥,如出一轍。但換個角度思考,紅木家具企業作為主導者之一,似乎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們不禁思考,家具設計由設計機構外包已成行業普遍現象,是因為紅木家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太差?還是企業對市場、對消費者不夠負責?亦或說企業與設計公司之間沒有合理安排好各自的角色擔當,導致出品的家具因各種雷同而不盡如人意?一方面,紅木家具企業和設計公司都沒有清晰的定位,只是單純地為了設計而設計,所以只能去抄襲別人的創意。另一方面,企業會禁錮設計公司的想法,設定一些條條框框,而設計公司也有自己的想法,這都是問題所在。
業內人士認為,有時候設計師是“很痛苦”的,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能完全按照設計師的想法來做,也要考慮企業的經銷商群體的定位以及終端消費者的市場反饋,包括企業的推廣渠道都是要納入分析的一部分。但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還需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
設計機構與紅木家具企業合作,最核心的問題是企業與設計公司核心資源的整合,企業的生產成本、工藝、理念、營銷推廣都需要設計公司深入了解,再根據廠家定位及市場需求來設計,這些必須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且環環相扣。但設計的創意需由設計公司來主導,再與廠家溝通決定具體方向。
企業做好定位和方向,由設計公司去發揮創意,再由企業做好工作,是減少抄襲現象的一種舉措。
企業和設計公司之間應該是亦師亦友的關系,除了目標一致,企業要尊重認可設計公司的作品,而設計公司也要去聆聽企業的想法,才能設計出既符合審美又迎合市場的作品。而雙方的合作是要考慮長期發展戰略的,“我們不盲目地去設計家具,要等市場先消化,看市場反饋來調整接下來的規劃。”某業內人士表示。
新中式作為一種家具設計風格,發展至今,已經有了不短的歲月了。今年,紅木家具行業走到新的分水嶺。業界有人稱,明年的新中式會有很大的突破,而我們也期待,在企業與設計機構的共同努力下,未來會涌現更多有創意、有理念的新中式作品。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