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順德龍江鎮在我國家具產業集群發展上,開創了從簡單生產到款式設計,從銷售渠道到大賣場的家具產業鏈條發展模式。然而,近年在龍江鎮及周邊聚集的近千家作坊式小企業,采用低質低價的競爭方式,不按標準生產,偷工減料,使原本地理位置、人才、資本、市場、產業鏈優勢都十分突出的家具產業,卻因質量供給不高導致產能過剩,使順德家具產業正面臨著嚴重的質量危機。
從質量數據上看,從2011至2015年,順德木家具國家和省級抽查平均不合格發現率分別高達53.8%及21.8%;兒童家具抽查平均不合格發現率分別高達50%和33.3%,遠低于國家和省的質量平均水平,也嚴重拉低了廣東省木家具和兒童家具的質量合格率。
10多年來的質量監督抽查表明,廣東家具產品質量不合格發現率長期停在15%左右,已成為產品質量難以逾越的一道檻,而這些不合格產品企業就是主要集中在順德龍江鎮周邊,有的企業甚至連續兩年監督抽查不合格。
在近年來的抽檢中,順德家具企業不合格的主要項目及問題,一是家具產品中的甲醛釋放量、油漆重金屬超標,安全衛生不符合要求;二是漆膜理化性能不達標,力學性能特別是穩定性不合格;三是使用說明和標識缺失或不規范。不合格的主要因素,首先是企業為了市場競爭,采購低質低價的板材、甲醛超標的膠粘劑、重金屬超標的劣質涂料進行加工生產。其次是大多數企業生產設備落后,在對人造板部件的交接面進行封邊或涂飾處理時,對人造板、密度板的封邊不合格,導致增大甲醛釋放量。
一直以來,順德家具產業由于低水平、低門檻,使其發展迅猛,逐步形成了各種家具生產和家具材料、家具展示市場營銷的產業鏈,一些不具備開工資質的個體私營企業紛紛涉足家具行業,導致家具質量及產業失控。一方面,這些家具企業以家具材料批發市場為依托,為了降低成本,采取低質低價的惡性競爭,以致目前生產出來的家具產品質量問題積重難返。另一方面,雖然當地家具賣場生意慘淡,但這些作坊式企業通過批發市場的輻射作用等,使大量劣質家具銷往全國各地,形成了產、供、銷產業鏈的區域性質量問題。
近日,質檢總局發布《全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目錄(2016年版)》,木家具、兒童家具這兩類產品同時上榜。抽查合格率一直偏低是這兩類產品被"點名"列為重點監督抽查對象的主要原因。為此,廣東省質監局針對順德區家具產業的問題以及長期整治效果不明顯的狀況,已經將家具產品列為2016年重點產品整治名單,從加強監督抽查有效覆蓋入手,科學合理地找準問題。
目前,廣東省質監局根據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不是數量的增加,而是質量提升的要求,用質量提升助推供給側改革推動家具產業質量水平實現整體躍升。一方面,將用監督抽查的"硬"手段推動質量發展,通過進一步優化國家和省的聯動監督抽查及建立省與市級產品質量監督聯合行動機制;通過監督抽查與執法檢查聯動和發現嚴重質量問題及時移送查處,切實加強對區域性質量問題專項整治,有效開展區域產品質量提升。另一方面,用監督抽查的"軟"手段提高質量供給水平,將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確定隨機抽查對象,提高監督抽查的有效性,通過出臺加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后處理工作的措施,強化地方政府產品質量安全負總責,推進不合格產企業整改落實。同時,注重發揮銷售市場倒逼生產企業、產品上下游材料品控體系建立健全,從而加強產品質量,提高有效供給,不僅形成和推動完善監督抽查工作閉環工作機制,而且有助于家具產品產業鏈產品質量整體提高。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