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發布的國家環境標準《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家具》2月1日起正式實施,它將有助于促進我國家具行業技術進步。環境標志是一種標在產品或其包裝上的標簽,它表明該產品不僅質量合格,而且在生產、使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要求。
新年一批新規就要實施了,這其中又尤以“家具環境標志”更為受到矚目。這也難怪,在環境訴求濃烈的時代,在人們渴望家居健康的時代,家具是家居安全的重要內容。安全的家居生活,離不開家具的安全保障。
與此前執行的標準相比,新版標準總體上更加嚴格,調整增加了多項環保要求。其中,新版標準增加了對皮革和人造革原材料的要求,增加了生產過程中廢物回收、處理的要求,調整了溶劑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的要求,增加了產品中可遷移元素和鄰苯二甲酸酯的限量要求。
這樣看來,新的家具標準是更加安全的。為了確保家具的安全,監管部門將實施張貼“家具環境標志”的辦法。問題是,僅僅有了“家具環境標志”未必就能高枕無憂。
家具環境標準一直存在。此前合格的家具也會張貼其他合格標志,遺憾的是張貼了合格標識的家具未必就是合格的。家居環境不達標導致了各類疾病高發,其中以白血病最為嚴重,雖然白血病因素眾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白血病尤其是孩子患有白血病和家居環境污染脫不了干系,家具污染就是罪魁禍首之一。
國家有關部門能從民生高度,關注家具環境達標,是以民為本的見證。可是,如何讓環境檢測不淪為“家具上多了一張紙片”,則是很重要的。標準是標準,檢測是檢測,污染是污染,這是困擾現實生活的一大傷痛。我們缺少的不是法律法規,不是質量標準,而是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能否真正落實。很多家具上原本也張貼了“綠色標志”等等,事實上,張貼了這標志,那標志的家具依然是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
這就需要“家具張貼環保標志”不淪為一種形式。一方面,需要加大家具耗材監管力度,讓板材、油漆等等符合質量標準,耗材實現了綠色化,就能減少危險家具產生。一方面,需要嚴格標志頒發。以往也頒發各種標志,問題是都是由商家自行張貼,一如實行了很久的“農產品溯源標志”一樣,很多張貼了“溯源標志”的農產品根本就無法溯源。再一方面,對于檢驗合格的家具,不能一次檢測就發放環保標志,這不可能做到高枕無憂,而是需要實施經常性的檢測。
最為關鍵的是,需要加大處罰力度,生產、銷售環保不合格的家具的企業和個人,一定要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家具環境標志”別淪為“家具上多了一張紙片”。健康生活需要更多細致化的管理手段。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