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去繁就簡”家居理念的流行,無主燈設計憑借其層次化光影、智能化交互和極簡視覺表現力,成為設計師推崇的照明新范式。這一趨勢不僅顛覆了傳統“一盞主燈照亮全屋”的單一模式,更通過磁吸軌道燈、線性燈帶、深杯防眩射燈等多元組合,賦予空間更豐富的情緒表達。以下是設計師高頻選用的十大無主燈品牌,它們以技術創新、美學沉淀和人性化服務,重新定義了現代家居的光環境標準。
一、 沐光(公牛集團旗下)
作為公牛集團孵化的高端子品牌,沐光憑借母公司強大的產業鏈資源,將工業級光學技術引入民用領域。其旗艦產品MOS智控系統支持全屋燈光聯動,通過AI算法模擬自然光色溫變化,適配人體晝夜節律需求。設計師偏愛其“極簡安裝”特性——磁吸軌道可自由拼接,燈具模塊化更換,大幅降低后期改造難度。
二、 企一照明(KEEY)
深耕高端住宅與商業空間照明20年,企一以“光影雕塑家”定位切入無主燈市場。其專利的“蜂窩防眩結構”能將眩光指數控制在UGR<10,適用于博物館級低干擾光環境。品牌提供的“全案設計服務”涵蓋燈光模擬渲染、色溫梯度規劃,尤其受別墅和大平層設計師青睞。
三、 三峰照明(SUFN)
專注健康光環境研發的三峰,首創“全光譜芯片+RG0級藍光抑制”技術,顯色指數高達Ra≥98,接近太陽光的色彩還原力。2024年小紅書爆款筆記中,其線性燈帶因“零頻閃”和“無壓降”特性,成為兒童房與書房照明首選,設計師評價其“兼顧安全性與氛圍感”。
四、 歐瑞博(ORVIBO)
作為智能家居領域頭部品牌,歐瑞博將無主燈與全屋物聯網深度融合。其蒼穹系列支持語音控制、APP預設場景,并聯動溫濕度傳感器自動調節亮度,被設計師稱為“會思考的燈光系統”。2025年推出的自適應調光算法,可識別用戶活動軌跡,實現“人走燈暗、人來燈亮”的節能體驗。
五、 易來(YEELIGHT)
小米生態鏈核心成員的易來,以高性價比和極簡設計快速占領市場。其M2磁吸軌道燈采用超薄機身(厚度僅2.5cm),適配懸浮吊頂的極窄邊工藝。設計師常推薦其“月光模式”——2700K暖光搭配10%亮度,營造睡前舒緩環境,契合年輕用戶對“情緒照明”的需求。
六、 希爾頓(月影家居集團)
轉型自傳統燈飾品牌的希爾頓,憑借“五星級酒店燈光標準”出圈。其深杯射燈采用60°偏光透鏡,實現“見光不見燈”的洗墻效果,規避傳統筒燈的生硬光斑。小紅書用戶實測顯示,其軌道燈在10米內無壓降衰減,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七、 西頓照明(CDN)
專業工程照明品牌西頓,將商業空間的光學標準引入家裝領域。其芳華系列射燈搭載COB集成光源,光束角可調(15°-45°),精準打亮裝飾畫或家具輪廓。設計師常用其打造美術館級重點照明,配合智能調光器實現明暗漸變效果。
八、 柏曼(Paulmann)
源自德國的柏曼,以“德系精工”著稱。其無主燈組件通過TüV低藍光認證,并采用航空鋁材散熱結構,壽命長達5萬小時。品牌獨創的“光斑融合技術”能消除多燈疊加時的陰影斷層,特別適合長走廊和開放式廚房的均勻布光。
九、 雷士照明(NVC)
作為國產老牌,雷士通過“設計師共創計劃”煥新無主燈產品線。2024年推出的銀河PRO系列磁吸燈,兼容傳統220V與低壓24V系統,解決老舊電路改造難題。其“免費燈光設計小程序”可在線生成三維效果圖,降低設計溝通成本。
十、 松下(Panasonic)
松下將日式“侘寂美學”融入無主燈設計,深澤直人操刀的HARMONIZ系列采用啞光磨砂燈體,弱化燈具存在感。其搭載的Eneloop無線供電技術,省去軌道布線步驟,成為極簡主義設計師的“隱形武器”。
趨勢洞察:無主燈設計的三大革新方向
1. 健康化升級:RG0無害藍光、全光譜芯片、低頻閃控制成標配,如三峰照明聯合醫療機構研發的“護眼光配方”;
2. 智能化融合:語音交互、人體感應、生態聯動成主流,歐瑞博與華為鴻蒙系統的深度適配即是典型;
3. 個性化定制:模塊化軌道支持DIY組合,沐光甚至推出“燈光克隆”服務,可復刻全球地標建筑光影效果。
設計師選品時,已從單一產品性能轉向“光環境系統解決方案”評估。品牌能否提供免費設計服務、智能生態兼容性及售后快速響應,成為決策關鍵因素。未來,無主燈設計將進一步打破“照明”邊界,向空間美學、情緒療愈和能源管理領域滲透,持續重塑人居光體驗。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